中间人攻击(Man-in-the-Middle Attack,简称MITM),是一种会话劫持攻击。攻击者作为中间人,劫持通信双方会话并操纵通信过程,而通信双方并不知情,从而达到窃取信息或冒充访问的目的。中间人攻击是一个统称,具体的攻击方式有很多种,例如Wi-Fi仿冒、邮件劫持、DNS欺骗、SSL劫持等。中间人攻击常用于窃取用户登录凭据、电子邮件和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,是对网银、网游、网上交易等在线系统极具破坏性的一种攻击方式。
首先以一个小例子来讲解什么是中间人攻击。假设您来到一家咖啡馆,使用笔记本电脑搜索到一个咖啡馆名字的Wi-Fi接入点,顺利连接上网,然后您开始登录各种在线系统。浏览器提示连接不安全的信息,但是您并没有注意,选择继续访问,此时可能中间人攻击已经发生。您的一举一动都在攻击者监视之下,账号、家庭住址、邮箱等个人信息都将被攻击者截获。
从以上这个过程中,可以看出中间人攻击主要有两个步骤:
例如上文中提到的Wi-Fi仿冒就是很常用的一种方式,用户一旦通过虚假Wi-Fi路由器上网,后续的通信流量将完全经过虚假Wi-Fi路由器,任何行为都在攻击者的监控之下。除了Wi-Fi仿冒,投放恶意软件、DNS欺骗、ARP欺骗等技术也都是常用的中间人攻击技术。
这里可能涉及伪造网站、解密流量等技术。例如上文中出浏览器之所以提示不安全信息,是因为攻击者伪造用户访问的网站服务器证书,向浏览器发送虚假证书,浏览器无法验证证书真实性。用户选择继续访问后,攻击者就分别与用户和服务器建立了连接,而用户并不知情,然后攻击者即可以解密流量窃取数据或篡改数据。
中间人攻击是一个统称,实际攻击者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进行中间人攻击。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攻击类型及使用的技术。
这种攻击方式前文已经提到过,是最简单、常用的一种中间人攻击方式。攻击者创建恶意Wi-Fi接入点,接入点名称一般与当前环境相关,例如某某咖啡馆,具有极大迷惑性,而且没有加密保护。当用户不小心接入恶意Wi-Fi接入点后,用户后续所有的通信流量都将被攻击者截获,进而个人信息被窃取。
ARP欺骗也称为ARP投毒,即攻击者污染用户的ARP缓存,达到使用户流量发往攻击者主机的目的。局域网用户发起访问都需要由网关进行转发,用户首先发起ARP请求获取网关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,此时攻击者冒充网关向用户应答自己的MAC地址,用户将错误的MAC地址加入自己的ARP缓存,那么后续用户所有流量都将发往攻击者主机。
DNS欺骗也称为DNS劫持。用户访问互联网的第一步就是向DNS服务器发起DNS请求,获取网站域名对应的IP地址,然后DNS服务器返回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。攻击者利用这一过程,篡改域名对应的IP地址,达到重定向用户访问的目的。对于用户来说,浏览器访问的还是一个合法网站,但实际访问的是攻击者指定的IP地址对应的虚假网站。
例如,某次著名的DNS欺骗攻击,攻击者通过恶意软件劫持超过400万台计算机的DNS服务器设置,将DNS请求指向攻击者的DNS服务器,从而返回虚假网站IP地址,获得约1400万美元的收入。
攻击者劫持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邮箱服务器,邮箱服务器中有大量用户邮箱账户。然后攻击者就可以监控用户的邮件往来,甚至可以冒充银行向个人用户发送邮件,获取用户信息并引诱用户进行汇款等操作。
例如,2015年某国银行被攻击者窃取了600万欧元。在此次攻击中,攻击者能够访问银行电子邮箱账户,并通过恶意软件或其他社会工程学方法引诱客户向某账户汇款。
当今绝大部分网站采用HTTPS方式进行访问,也就是用户与网站服务器间建立SSL连接,基于SSL证书进行数据验证和加密。HTTP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间人攻击,但是攻击者还是会使用各种技术尝试破坏HTTPS,SSL劫持就是其中的一种。SSL劫持也称为SSL证书欺骗,攻击者伪造网站服务器证书,公钥替换为自己的公钥,然后将虚假证书发给用户。此时用户浏览器会提示不安全,但是如果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继续浏览,攻击者就可以控制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,解密流量,窃取甚至篡改数据。
另外,攻击者还可能直接入侵数字证书发行商,窃取知名网站的真实证书。2011年某数字证书发行商就被攻击者窃取了500多个知名网站证书,从而引发大量用户个人信息泄露。
中间人攻击虽然多种多样、难以识别,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,降低风险。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防止中间人攻击的措施。
华为提供多种安全产品,帮助您防止中间人攻击。